一个男孩吵着要爸爸带他一起出门,爸爸说:'带你出去可以,但是要有个约定,就是不能吵爸爸买玩具'。男孩答应了。当他们经过一家玩具店,小孩在玻璃窗外看着一个玩具很久。对爸爸说:'爸爸,你看,这个玩具很可爱哦?很美哦?'。爸爸说:"是的。再看多15分钟我们要走了哦。"15分钟过了。。。爸爸说:'走了哦!'男孩吵着要买,号啕大哭......
如果你是这位爸爸,你会怎么做呢?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.刘老师说:'我不会买,但是也会同时照顾到小孩的感受,说我知道你很难过,很伤心,你哭没关系,你答应过爸爸不吵爸爸买玩具的不是吗?要负责的对吗?于是,带着一路哭到家的孩子。小男孩学习了要对自己说好的协议负责了'
2)另一个故事- 一个小孩吵着妈妈买雪糕,妈妈打开钱包给小孩看,里面只有几角钱,小孩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吵妈妈买东西了。因为他了解妈妈的经济状况。谁说小孩子什么都不懂?是否我们无意间剥夺他们思考的能力与空间?
今天应该有许多感想要写的。我一个人在Starbuck喝着Mocha Ice Blender (没有上次和A喝的Dark Mocha) ,叫了一个blueberry cheese cake,外面有个暂时的小孩娱乐场,音乐也很轻快,看着父母和小孩玩得不亦乐乎,我的心情是平静的。
出门前B说我整天忧愁的脸,连身边的人都被影响了。是的,我的脸是忧愁的,就连我自己什么时候可以完成这次上天给我的考验,这次的过程又会多久,天晓得。我只是知道我必需经历的过程。
哈哈,我今天不吃晚餐了,这餐等于4餐了。现在学习做自己的父母时,做每件事都会想自己的感受,然后又换身份想父母的立场,然后再做决定。明年一月将要开始读part time了,学费不是很便宜哦。我想回去和哥哥商量一人一半家里的水电费。
昨天我发现,我真的还没有学习到沟通和表达的10%呢!要带个讯息给人的时候是可以用许多方式的。比如诉说别人的故事或自己的经历,而让对方去思考。我真的很同意儒频说的,一个终身伴侣真的要是个无所不谈的好朋友做为前提哦。关系呀关系真的不简单,如果连家庭的东西,用客观的角度去谈都谈不到,又怎么去面对以后两家人的相处呢?不去谈,不代表不存在,不同真的不是不好,也不是个问题,不去了解到两个人的原生家庭,怎么去体谅?怎么去包容?怎么去相处?怎么去接受?
人,不同意,不接受,不包容,往往是因为不了解。小时候常听大人们说,妈妈打你是为你好,当时的我哭到稀里哗啦,没有能力反抗,不代表我没有受伤,不代表我接受你们的道理,不代表我没受委屈的感觉。天下无不是父母?是中国的传统教育。。。但是他也给许多小孩带来伤害。父母就是‘王' ,说的做的都是对的?父母也是人,也会犯错。
母亲给我的伤害与影响跟随我28年了,是近几年我去询问她的成长过程和原生家庭,才因为了解而能够接受她。人,往往剥夺了别人也有自己去负责自己生命的权利与能力呢。
- 有些人,往往替他爱的人决定这个决定那个,到最后往往发现原来对方根本不开心,不喜欢。
- 父母常常担心和过分的给与孩子保护,甚至帮他选择读什么科系。
- 我有个college同学,家里还算富裕,父母给他一个人住一个apartment,一家汽车。毕业的两年后,他没有做和他读的科系有关的工作,好像做sale,卖玩具吧。可是他完全失去自信心,没什么自信心去和我们这些同学见面。一心想找个女朋友。
- 看到他,隐约觉得似曾相识的自己。记得我在4年前都不敢和中学朋友见面,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是,没有成就。他们个个读完大学,做高级职位。而我家境不允许我读大学,我只是个工厂小妹。以为找个男朋友,有个家,就幸福了。往往受到伤害的都是自己呢。现在的我,正在自己走自己的生命,终于靠自己的坚持去读完Diploma, specalist diploma,professional 而将要去读part time degree呢。 - gg
1 comment:
這幾天看妳寫的文章,字裡行間,都可以感受到妳的成長。湘伊,妳真的是長大了...
我也一樣,之前都覺得我一直停留在19歲,我母親去世的那一年,如今我可以深深的感覺到,曾小平啊...你終於想要長大了...現在大概是25、6歲的狀態吧:)還需要加把勁呢
妳的上進心,一直是我很欣賞也很羡慕的,妳靠自己完成了那麼多的目標,是值得驕傲的事情,我也替妳感到喜悅,就如我一直對妳說的,妳的能力非常強,不需要再去依賴別人了,在這裡也祝妳順利完成獲取degree的目標
Post a Comment